造訪金門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- 10月 20, 2017 造訪金門 今年1月份跟好朋友一起去金門與廈門小旅遊 起初是因為五專沒有去畢業旅行,而跟朋友計畫了要出國, 而剛好五專班導也去了大陸教書,所以我們就先玩金門在搭小三通去廈門, 就這樣形成了我跟朋友的第一次出國順便探望老師。 金門是一個海島,因此要造訪金門的交通工具只有兩種:飛機、船 加上近年小三通的蓬勃發展,台灣與金門間的機位很容易客滿 當時比較晚訂機票,所以只訂到下午飛機 抵達金門時天氣雖冷,但還好沒有下雨 在金門交通最方便就是機車啦 機場門口就有租車很方便 服務也非常好哦 下午抵達金門後就直接去住的地方 住的有點像青年旅社的民宿 房間4人房住2晚,一個人才1500有找 超級便宜!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走訪風獅爺的故鄉 - 12月 21, 2017 金門的守護神-風獅爺 在唐朝時金門是個草木豐富的島嶼,隨著元朝開始伐木製鹽、經歷各朝代戰亂後,林木逐漸消失殆盡,加上強勁的東北季風肆虐,整座島嶼飛沙走石,因此先民從泉、漳州引入石獅辟邪的信仰,在聚落或風大之地設置風獅爺,希望風獅爺能夠 防風鎮煞 ,形成當地的特殊信仰文化,更成為金門的守護神。 原本用於防風的風獅爺,因十分靈驗,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庇祐功能,鎮水患、防路沖、擋宅沖、剋蟻害等等,甚至牛隻走失或遭小偷,向風獅爺祈求都能夠找回,當地居民為了感謝風獅爺,會為風獅爺製作謝袍、祭拜供品,不禁讓風獅爺增添了幾分神秘、生動的故事。 風獅爺的英姿 在金門尋訪風獅爺時,可以多加留意風獅爺的姿態是 直立 或 蹲踞 、仔細看 臉部的表情 、 脖子的掛飾 ,或是觀察風獅爺 手中的握持物 ,這會與在地居民祈求的重點相關。再看看風獅爺的性別,若兩腳間有葫蘆或明顯器官的是雄性風獅爺,持有彩球、彩帶的則是雌性,而這些細節觀察都是增加尋找風獅爺的樂趣喔! 深度走訪金門 有機會來金門旅遊時,可以規劃一趟尋獅之旅,與當地的耆老談天說地,深度走訪風獅爺的故鄉,了解那些姿態迥異、神情生動的風獅爺的故事,之後可到民俗文化村,看看極具當地特色的風獅爺郵筒,並手寫一封明信片,蓋上在地限定的戳記,寄給自己或是親朋好友,在金門留下美好的回憶。 著名風獅爺 夏墅風獅爺 原本供奉在夏墅村入口處的泥塑風獅爺,通體湛藍的色系,搭配著斜披的紅色彩帶,在藍天白雲的天際,襯托大地如茵綠草,特別顯得醒目,乍看之下更是喜感十足。 獅身高130公分,寬76公分,深96公分。底座有上下兩層。有著狀似三角形的耳朵,一雙丹鳳眼,寬大而扁平的嘴唇,寫實的性器官等特徵,這些特殊的造型早已深植人心。 官澳風獅爺 三面環海的官澳村,又是金門東半島迎風面的最北端,凜冽的東北季風素來就是村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。尤其是明、清之際黃沙滾滾的那段歲月,每逢秋、冬時節,村民們儘管無奈,仍須勇敢面對那強勁風勢,設法與無... 閱讀完整內容
五鄉鎮,慢慢走,金沙鎮 - 12月 24, 2017 金沙鎮 今天要介紹的是金沙鎮,它位於金門本島東北部,面臨太武山,地處東北季風的迎風面,因此風獅爺的數量在金門縣內為第一,形成金沙鎮內特殊的人文景觀。來到金沙鎮,可一探當時戰爭留下建築的設備,像是獅山砲陣地、用來心戰喊話的馬山觀測所哨站,或走訪早在元朝設廠的西園鹽場遺址、在地人俗稱的「山后十八間大厝」- 山后民俗文化村 ,當然也要品嘗一下沙美老街的當地美食囉。 山后民俗文化村 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聚落房舍,當屬位於金沙鎮的 山后民俗文化村 ,該村建於清光緒26年(1900),是旅日富僑王氏父子闢建的族居,佔地達1,230坪,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,1棟三落大宅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,合稱「十八間」,村裡有一棟學塾,取名為「海珠堂」,既有傳統建築雕樑畫棟之美,也是金門僑鄉最具代表性建築,整個聚落排列整齊、精緻的建築風貌,是金門的閩南古厝聚落群,最知名代表典範。文化村中還規劃禮儀、喜慶、武館等主題館,展出先民的文物,讓遊客瞭解金門的歷史。 山后聚落坐落於「五虎山」的山谷凹地,相傳為金門好風水之處,其地形上有「五虎回頭」之勢,「虎嘴」在入口牌坊處,而中堡的「王氏家廟」則位於「龍穴」上,山后民俗文化村正是坐落於中堡,種種神秘傳說增添不少遊興。 馬山觀測所 金沙鎮的馬山,距大陸的角嶼僅2,100公尺,退潮時更只有,1800公尺,是金門本島最靠近大陸的據點,過去一直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及空飄文宣的軍事要塞,有「天下第一哨」之稱,今日已褪去軍事色彩,成為金門熱門觀光景點。 馬山觀測所在民國57年開挖,利用原有交通壕往下挖深,上鋪水泥形成一個人工坑道,相當隱密,裝設有3座高倍率大型望遠鏡,監控對岸海空動靜;進入觀測所大門後,需通過一段全長174公尺的戰備坑道,坑道內設有槍堡等軍事設施,天候佳時福建的獅頭山、石鼓山都清晰可見。 有機會來到金門參觀戰役史蹟阿 要特別注意能否拍照留念 這裡是以前戰役的地方,所以裡面盡量不拍照 避免有不好的事發生哦 獅山砲陣地 獅山砲陣地位於金門的東北角,鄰近山后民俗文化村,是全國唯一坑道式的榴砲陣地,又名震東坑道,取「威震金東」的意思,坑道內主要是部署民國47... 閱讀完整內容
五鄉鎮,慢慢走,金湖鎮 - 10月 21, 2017 陳景蘭洋樓(陳坑大洋樓) 陳景蘭洋樓位於 金門島 的中部,是金門現今最大的洋樓,屋身磚砌抹灰為主,山牆上則刻有1921的字樣紀念落成的年代,外廊道採圓拱造型,建築典雅而清麗,因成功當地的舊名為「陳坑」,也有「陳坑大洋樓」的別名。 洋樓是由赴印尼、新加坡經商成功的陳景蘭所創建,樓房居高臨下,面對料羅灣海景,前方還有佔地約25公頃的金湯公園,景色壯闊、一望無際。但完工不久,便爆發太平洋戰爭,陳景蘭先生因此再也沒返回過家鄉。1949年後陳景蘭洋樓被部隊徵用,連同前方的「金湯公園」改名為「官兵休假中心」,在八二三砲戰時遭受砲彈的猛烈攻擊,洋樓損壞嚴重、殘破不堪,後民國97年經過修復後始再開放參觀。 太武山-毋忘在莒 太武公園( 太武山 公墓)位於 太武山 西邊的山腳下,沿著伯玉路五段前行,經過一個小圓環後進入玉章路,即可抵達 太武山 公墓牌樓。兩側青山環抱、谷地寬廣,一股幽靜肅穆的氛圍油然而生。太武公園( 太武山 公墓)為古寧頭戰役、大二擔戰役、南口島戰役等戰役壯烈犧牲的將士們的安息之地。 從太武 忠烈祠 旁進入玉章路,有「玉章路」大型牌樓,走玉章路經過管制哨上山。 玉章路是水泥戰備道,沿途樹木林立,尤以木麻黃居多。早上太陽很烈,走在有斜度的 太武山 水泥玉章路有點吃力,身體開始飆汗,金門的景點少有飆汗的行程。 太武山海拔253公尺,為金門最高峰,地處金門島嶼的正中央,戰役史蹟豐富,是八二三砲戰重要的紀念地,還可鳥瞰金門田野風光。上頂上有一個「毋忘在莒」勒石,高有數十丈,是根據1952年先總統蔣中正的墨寶印刻而成,為金門最著名的地標。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