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訪風獅爺的故鄉

金門的守護神-風獅爺
在唐朝時金門是個草木豐富的島嶼,隨著元朝開始伐木製鹽、經歷各朝代戰亂後,林木逐漸消失殆盡,加上強勁的東北季風肆虐,整座島嶼飛沙走石,因此先民從泉、漳州引入石獅辟邪的信仰,在聚落或風大之地設置風獅爺,希望風獅爺能夠防風鎮煞,形成當地的特殊信仰文化,更成為金門的守護神。
原本用於防風的風獅爺,因十分靈驗,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庇祐功能,鎮水患、防路沖、擋宅沖、剋蟻害等等,甚至牛隻走失或遭小偷,向風獅爺祈求都能夠找回,當地居民為了感謝風獅爺,會為風獅爺製作謝袍、祭拜供品,不禁讓風獅爺增添了幾分神秘、生動的故事。

風獅爺的英姿
在金門尋訪風獅爺時,可以多加留意風獅爺的姿態是直立或蹲踞、仔細看臉部的表情、脖子的掛飾,或是觀察風獅爺手中的握持物,這會與在地居民祈求的重點相關。再看看風獅爺的性別,若兩腳間有葫蘆或明顯器官的是雄性風獅爺,持有彩球、彩帶的則是雌性,而這些細節觀察都是增加尋找風獅爺的樂趣喔!

深度走訪金門
有機會來金門旅遊時,可以規劃一趟尋獅之旅,與當地的耆老談天說地,深度走訪風獅爺的故鄉,了解那些姿態迥異、神情生動的風獅爺的故事,之後可到民俗文化村,看看極具當地特色的風獅爺郵筒,並手寫一封明信片,蓋上在地限定的戳記,寄給自己或是親朋好友,在金門留下美好的回憶。
著名風獅爺
夏墅風獅爺
原本供奉在夏墅村入口處的泥塑風獅爺,通體湛藍的色系,搭配著斜披的紅色彩帶,在藍天白雲的天際,襯托大地如茵綠草,特別顯得醒目,乍看之下更是喜感十足。
獅身高130公分,寬76公分,深96公分。底座有上下兩層。有著狀似三角形的耳朵,一雙丹鳳眼,寬大而扁平的嘴唇,寫實的性器官等特徵,這些特殊的造型早已深植人心。
官澳風獅爺
三面環海的官澳村,又是金門東半島迎風面的最北端,凜冽的東北季風素來就是村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。尤其是明、清之際黃沙滾滾的那段歲月,每逢秋、冬時節,村民們儘管無奈,仍須勇敢面對那強勁風勢,設法與無情的大自然相抗衡,因此在村郊當風入口處籌設風獅爺,遂成為村民最優先考量的課題。
此尊佇立在高度110公分底座上的雄獅,獅身高度228公分,有如擎天玉柱般,張開如銅鈴般的大眼,居高臨下,以最佳的視野擔任起護衛村境的重責大任,也獲得善信們最真摯的謝忱。右手持筆,左手拿令旗,胸前佩掛鈴鐺,胯下寫實而誇張的雄性特徵,是這尊風獅爺給人最深刻的印象。
留言
張貼留言